
“通过通感人体健康监测技术融合配资,监测到您的平均心率是73次/分钟,平均呼吸频率是10次/分钟,处于正常范围内。建议每周3到5次有氧运动,强化心肺耐力……”

在亚信科技展台,观众站在摄像头前,借助“通感算智一体”,可以检测出多项指标,并现场打印一份“体检报告”。这可应用于家庭老年群体睡眠监测,也可以部署在卫生间,当有老年人摔倒时可以通过生命体征进行预警。
在12日举行的2025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现场,亚信科技全面展示了“网、数、智、安”产品、服务及行业实践融合配资,并联合中国移动研究院全新发布了AI原生RAN基站产品与数智本体平台,同时还展示了6G“通感算智一体”的技术体系。“通感算智一体”将是6G核心场景。
回顾过往,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,以“大哥大”为代表,可以进行语音通话;第二代移动通信,可以发短信;从2G到3G,手机可以传输图像和声音,用上了“彩信”“飞信”;而3G到4G时代,流量价格降低,推动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爆发;4G到5G时代,上网速度更快,无人驾驶技术进步,人工智能成为连接世界的关键词。
而在6G时代,传输速度会比5G快几十倍,甚至上百倍。有数据显示,理论6G的下载速度可达每秒1TB。如果说在5G时代,网络还存在毫秒级的延迟,那么6G的到来会实现将降到微秒级。这种跨越式的提升,许多对延迟敏感的实时应用程序将具有更好的性能。
去年,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《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》,其中提到融合配资,“6G包含沉浸式通信、超大规模连接、极高可靠低时延、人工智能与通信的融合、感知与通信的融合、泛在连接等6G六大场景。”
比如,沉浸式通信就包括XR通信、全息通信;极高可靠低时延的典型的用例包括机器人互动、紧急服务、远程医疗以及电力传输和分配的监测;泛在连接则可以覆盖到偏远地区、农村等人口稀少的区域。
在亚信展台,就有一台人形机器人在“叠衣服”,工作人员随手将一件衬衣扔到机器人前面,只见机器人柔性灵巧的机械臂如同经验丰富的家政员,抓起衣物,通过内置的多模态感知(视觉+触觉)判断布料材质和形状,规划出最优折叠路径。“抖一抖”“捋一捋”“折几下”,一件衬衫就被叠放得方正整齐。
这是亚信科技携手清华大学联合打造的“边缘具身智能+Al Agent+P5G”技术方案,可以应用于洗衣房、养老院等的自动叠衣场景。5G专网产品为具身智能提供着超低时延网络连接与边缘AI算力支撑;AI Agent作为“智慧大脑”,与边缘具身智能协同配合让机械臂高效精准地完成衣物折叠等操作;边缘具身智能则赋予机械臂“手眼协调”的能力,使其精准实现衣物抓取与折叠。未来,6G通感算智一体化产品通过基站算力虚拟化、轻量化边缘专属大模型等关键技术,实现通信连接、网络体征感知、本地计算与AI分析的深度融合,可支撑定位服务、低空经济、智慧养老等业务创新。
大会期间发布的AI原生RAN基站产品与数智本体平台,还将实现了基站算力动态共享、内生边缘大模型服务、无线网络内生智能,通过一体化供给通信、感知、算力与AI能力,助力通信运营商进一步增强5G网络架构。
南方+记者 郜小平
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